微软MSN网站上的“超级cookie”在用户删除正常的cookie之后能够重新创建用户的cookie或者其它识别符。这种代码即使在用户故意删除自己的cookie以保护隐私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跟踪用户。 微软已经删除了其MSN网站上跟踪用户浏览习惯的代码。
目前移动互联网很多软件采用手机扣费、短信资费陷阱等手段获取收入,很多手机安全软件仅局限于手机应用领域,故此很难与其它产品形成合力。例如无论是安卓手机还是iPad,在很多使用环境下都需要与电脑或者与局域网通过WiFi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仅考虑手机本身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瑞星手机安全软件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统和塞班系统的瑞星手机安全软件,其iPad版也将很快面世,现在的非正规智能手机中往往会有流氓扣费软件,它们偷偷订阅SP的高价套餐赚钱,也有的手机厂商会利用短信进行所谓的‘客户服务’,在不知不觉中收集用户的使用情况,造成用户隐私泄漏。如果手机每天向一个陌生的号码手机发送短信,每条短信收费0.1元,而且手机的发送记录中未看到相关内容。这是因为系统漏洞导致,针对这些情况,可以下载免费的瑞星手机安全软件查杀,清除手机中的恶意扣费软件,拦截恶意订阅短信.瑞星手机安全软件V1.0” 下载地址:http://www.rising.com.cn/2011/mobile/。用户可以非常容易地使用这些功能查杀手机中的病毒和恶意软件,优化手机操作系统,并全方位地保护手机中的隐私数据。手机用户及时下载安装类似安全软件,及时更新并查杀病毒,要养成定期查询手机话费的良好习惯,并且核对清单 。
部分i Phone4S插上移动的SIM卡后,虽然有信号,但电话就是打不出去。不能用中国移动的SIM卡,无法正常拨打电话的主要原因,是苹果系统存在漏洞。苹果客服表示,iPhone 4S新机确实存在对部分移动SIM卡不兼容的问题,iPhone 4S新机的初始系统有5.0.1(9A405)和5.0.1(9A406)两种,不兼容移动SIM卡的现象均发生在5.0.1(9A405)中。其主要原因在于iPhone 4S5.0.1(9A405)系统存在一定漏洞。解决该问题y的方法是,用户必须重新更新至最新系统后,再使用移动SIM卡。也可以下载一个iOS9A406系统,用iTunes恢复后,就能成功解决问题.
登录那些未知的开放的WiFi网络,风险有多大?黑客可能用不了15分钟就能窃取到用户的信息。如果登录了这样的WiFi网络,用户上网的一切交互数据都会被窥视,更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做手脚。黑客通常会有两种方法去获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其一,对那些加密型不高的网站,会直接破解;其二,对于那些安全系数高的网站,如银行,他们可能会引导用户到山寨版,从而获取账号和密码。黑客通过提供免费WiFi几分钟就能窃取手机用户的私人信息。
黑客在一些公共场所提供免费WiFi,用一台电脑、一套无线网络及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设置一个无线热点AP,就能轻松搭建出一个WiFi,不设密码。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旦连上,黑客15分钟就可以窃取手机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密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WiFi热点越来越多,现在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手机随时随地上网,而我们登录那些不熟悉的未设密码的WiFi接入点时,手机通知会发出警示,提醒用户可能登录不安全的接入点,但是这经常会被习惯性漠视。家庭的WiFi用户要注意提高安全意识,一定要设置密码,且要尽量复杂,并且最好经常更改。建议要选择那些可信度高的接入点,如公司内部的WiFi,三大运营商提供的热点,或者一些酒店、咖啡馆搭建的接入点,并且在登录的时候核对清楚。另外装一款专业的安全软件。
目前应用程序的服务条款过于复杂和冗长,绝大多数用户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允许这些读取个人信息的行为。本月早些时候,移动社交网络应用Path被曝iPhone版应用在用户登录网络时会自动上传通讯录信息,而这一切都是在未经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对此,Path首席执行官戴维·莫林(Dave Morin)承认了这一问题,随后,Facebook和Twitter也陷入了同样的隐私争议,被曝将用户的通讯录信息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苹果也回应说,将通过软件升级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应用程序在读取信息时需要明确获得用户的许可。目前这个软件升级仍在研发过程当中。苹果对App Store应用商店的应用提交程序有严格的控制,谷歌每天都会对发现包含恶意软件的应用予以删除。有些数据和消费者隐私保护团体担心,有些应用程序上线的唯一目的就是抓取用户的这些信息。
英国媒体《星期天时报》(Sunday Times)报道称,Android和iPhone用户都容易受到这种隐私侵犯,据称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拦截用户通话,他人可远程控制手机摄像头,甚至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多款流行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包括Facebook、YouTube和Flickr等都可以读取用户的私人短消息数据及其它个人信息。不过目前还不清楚这个问题是由于应用开发者是否主动获取数据,还是由于糟糕的安全许可措施。不过Facebook发言人Facebook表示,很多通信应用都要求这种许可,但是这些应用只是在技术上具备与用户手机短信整合的功能,但并不是为了读取短信的目的。发言人否认“读取用户短信”的说法,称《星期天时报》的这则报道完全失实,但同时也承认Android应用许可会要求读写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