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防克隆盗刷 - Power By team board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个人的身份证、信用卡、银行卡等信息,刷卡消费时一定要保证在视线内,输入密码时务必用手遮挡,切勿将信用卡、银行卡交给陌生人,不要随意留存、泄露个人信息。不在夜店、小店铺POS机刷卡,因为这些都是潜在高危被克隆的地方。 银行卡被克隆后,犯罪分子通过虚假消费的方式进行非法套现,然后再将钱款层层分转到多个子账户里,之后再安排同伙在外地提现。银行卡被克隆后,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应该立即报警,一旦发现信用卡、银行借记卡有异常使用情况,要及时通知相关银行,并迅速拨打110电话报警。有时只是迟几分钟报警,结果都会大相径庭。因此开通账户变动短信通知非常有必要,能够便于户主即时掌握账户情况,一旦发生账户异常即报警,就能为破案赢取战机。
1.订制银行短信提醒业务,用户能在最短时间里发现卡内资金的异常变动。 报警一定要快 一秒都不能拖
2.刷卡不离视线 最好定制短信,完成交易后各种金融单据妥善保管或者彻底销毁。
3.隔段时间修改密码,应不少于12位,最好采用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方式。
4.在柜员机取款时,先观察插卡处、出钞口及柜员机顶部是否有可疑装置。
5. 在公共场所刷卡消费和输入密码时,用手或者遮挡物遮盖保护密码。
6.群众要注意保护好信用卡、银行卡及个人信息,刷卡一定要在视线内,切勿将信用卡、银行借记卡交给陌生人,不要随意留存、泄露个人信息。
现在网络侵财犯罪手段日益隐蔽,各种“木马”变换面目神出鬼没,在上网聊天时,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银行卡的信息。不要点击、运行来历不明文件,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使用网上银行交易时,尽量使用升级版, 新木马“浮云” 能躲过市面上绝大多数杀毒软件扫描的新型木马病毒。 它可以对目前国内20多家银行的网上交易系统实施盗窃。“浮云”通过后台,在受害人使用网银转账过程中,秘密截取了网银转账信息,它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根据受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情况,灵活更改盗窃资金的额度。篡改转账金额,将受害人的网银资金秘密转入到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手机号码也换更改在工商银行信用卡的预留的手机号码。把以前预留在工行手机号码换掉只能在工商银行网点办理,带上身份证和卡就行.
交易凭条记载了诸多储户信息,包括账号、卡号、客户身份信息等,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制造“克隆卡”。交易凭条须粉碎。网络购物时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电子邮件提供的银行网站地址,谨防以异常账户活动或银行系统升级等理由,要求提供银行卡卡号及密码的电子邮件;互联网上使用银行卡要特别警惕。对于需要密码的网络在线交易,尽可能不在网吧、单位等公共网络上操作;使用网络或者电话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尽量选择知名度高、安全性强的特约商户进行交易,以避免信息泄露。
网络购物时操作不当致银行卡密码泄露;持卡人在银行柜台或ATM机上存取款时遭遇偷窥,致密码外泄;持卡人习惯性将存取款凭证随意丢弃,被不法分子捡拾并通过技术手段获得身份信息及银行密码;网络购物时,因未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致使银行卡密码被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程序所窃取,以致存款被盗。妥善保护密码,防止因疏忽泄露。使用银行卡的原始密码,将银行卡密码设置为生日日期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数字组合,或将密码书写或保存在容易暴露的地方,这些情况下,银行卡密码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破译;在银行柜台或ATM机上取款输密码时要注意,应用另一只手或身体挡住操作手势,防止他人偷窥或针孔摄像机偷拍。开通银行卡短信通知业务,及时掌握账户资金异常变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设置消费限额。设置银行卡消费每日限制次数和对每次交易限制数额,使损失降至最低。
当前第三方支付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用户端信息失窃、用户遭遇钓鱼网站、服务端系统漏洞、交易欺诈以及客户端被劫持。近日有媒体报道,市民在身份证未丢失的情况下,自己的手机卡被人多次补办,接着,需多重密码验证的支付宝账户出了问题,里面的3000元钱不翼而飞了。而这一系列修改密码、安装数字认证、支付等操作,都仅仅是由手机验证码完成的。
一淘宝卖家发现支付宝账户里的钱一夜间全没了。根据账号的交易信息,查到了钱的去向。有人用她支付宝里的钱,从淘宝一网店购买了卓越礼品卡。只有买家确认收货之后,钱款才能打到卖家的账户里,支付宝属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现在东西还没有确认收货,可事实却让她很失望。打开支付宝后发现,里面的钱已经打到了对方账户里。联系了支付宝客服人员,却被告知,盗用她支付宝的“黑客”购买的是卓越礼品卡,属于虚拟产品,付款前并不需要确认收货,交易一旦形成,支付宝就会在第一时间把钱转到卖家账户。“要想拿回被盗的钱,只能与卖家协商,如果卖家不愿意,支付宝客服是无能为力的。”宋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电话里面和支付宝客服人员进行了理论,但对方只是一味推托,对于如何把被盗的钱追回来,他们也没有具体的措施。
一名淘宝卖家发现手机居然一点信号都没有,取卡换到另外一部手机,还是不能拨打。赶到附近营业厅补办了一张新卡。9月19日下午,第二张卡也出现了同样问题。经营业厅核实,他的手机号码分别于当月11日、19日被别人补办过。当晚,支付宝账户上的钱不见了。原来卖家以前实名注册支付宝账户时,留下的电话正是这张电话卡号码,并和账户捆绑起来。按照相关规则,盗办者用手机卡可以对支付宝账户进行操作。经电话向支付宝客服咨询,在9月19日,卖家的账户果然发生过修改密码、安装数字认证、支付等操作,而这些操作都是由手机验证码完成的。用手机进行帐户操作,确实简单也方便,但是安全隐患谁来埋单?购买充值卡、Q币等虚拟产品时,正常情况下是由系统自动充值成功,不需要先进行收货确认再付款。
目前国内的银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了安全性,普遍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分别使用不同的交易密码和登录密码、安装安全插件、使用验证码等,但针对第三方支付账户的违法犯罪案件仍时有发生。一方面,不法分子通过钓鱼网站或植入木马,来盗取网友在支付环节中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再从卡中划转资金。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用户实名认证,大量收集用户的身份信息,但对所搜集用户信息的安全保护却并不到位,容易造成用户信息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