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格式化等硬盘操作丢失的数据可以恢复,删除、格式化以后数据仍然存在于硬盘中,仍然可将消失的数据找回来,当存储介质出现损伤或由于人员误操作、操作系统本身故障所造成的数据看不见、无法读取、丢失。工通过特殊的手段读取却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见、不可读、无法读的数据。数据恢复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保存在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服务器硬盘、存储磁带库、移动硬盘、U盘、数码存储卡、Mp3等等设备上丢失的电子数据恢复的。如果不小心操作不当把手机SD卡很重要的数据给删除了,存放数据的基本单位为扇区,无论用何种分区工具,都会在硬盘的第一个扇区标注上硬盘的分区数量、每个分区的大小,起始位置等信息,称为主引导记录(MBR),也有人称为分区信息表。当主引导记录因为各种原因(硬盘坏道、病毒、误操作等)被破坏后,一些或全部分区自然就会丢失不见了,根据数据信息特征,可以重新推算计算分区大小及位置,手工标注到分区信息表,“丢失”的分区回来了。分区完毕后,接下来格式化分区。格式化程序根据分区大小,合理的将分区划分为目录文件分配区和数据区,就像小说,前几页为章节目录,后面才是真正的内容。文件分配表内记录着每一个文件的属性、大小、在数据区的位置。
对于所有文件的操作,都是根据文件分配表来进行的。文件分配表遭到破坏以后,系统无法定位到文件,虽然每个文件的真实内容还存放在数据区,系统仍然会认为文件已经不存在。数据丢失了,就像一本小说的目录被撕掉一样。要想直接去想要的章节,已经不可能了,要想得到想要的内容(恢复数据),只能凭记忆知道具体内容的大约页数,或每页(扇区)寻找你要的内容。数据还可以恢复回来。
各种u盘、MP3播放器、移动硬盘、tf卡、sd卡的存储方式是相似的,都是保存在磁介质之上。都是以一种索引的方式保存信息。索引类似于一本书的目录。被保存的信息相当于书里面的内容。每一个目录对应一篇文章。那么每一个索引就对应U盘或SD卡上面的一个文件.文件是电脑术语,电脑中每一个文章、视频、图片、音乐、游戏都以文件的形式保存,而U盘、SD卡也是以这样的方式保存信息。删除一个文件实际上并没有清除文件本身,只是去掉了对应的索引。U盘或SD卡突然不能读取数据,提示未格式化。这说明分区表丢失。把U盘或SD卡想象成一个仓库,分区表就相对于仓库门上的门牌号码。如果门牌号码被意外破坏,我们就无法按照正常的途径找到这个仓库中的文件。这时就需要借助于外部工具了。比如EasyRecovery 是世界著名数据恢复公司 Ontrack 的技术杰作。其 Professioanl (专业) 版更是囊括了磁盘诊断、数据恢复、文件修复、E-mail 修复等各种数据文件修复和磁盘诊断方案。虽然资料损坏恢复用的软件也可以用来救误删的,但因为用来恢复资料损坏/遗失的软件使用的是源文件系统的扫描,除了太花费扫描时间之外,在文件名的部分通常都只是变成恢复时的流水号,有时候EXIF也有可能遗失,所以只是单纯的误删时不必大费周章花一段长时间作扫描及事后的整理。